一、哲学心理类:
《先知·沙与沫》(纪伯伦)
这是一本经典易读的诗歌,之所以选择读他是因为两年前就听到朋友杜杀的推荐,一直记得。搜索书名的时候会出现多种版本,可以确信这是一本经典之作。书中借先知在离开前与世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爱、对婚姻、对生死、对悲喜、对工作、对饮食、对房屋、对买卖、对施与、对罪与罚等等的看法,充满了大智慧。在作者纪伯伦心目中自然是和谐的,“自然界的竞争不过是混乱在渴望有序”。因为是外文翻译的诗歌,文字一点都不艰涩,读来舒服。
《金钱的灵魂》(琳内·特威斯特)
看这本书之前刚好是我接触理财书籍的那阵子,对所有带有“理财”和“金钱”的书特别感兴趣。这本书的到来很偶然,刚好在工作上与华夏出版社编辑有往来,所以读到它又更加顺理成章。它压根就与所谓的理财无关,也绝不像书名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俗不可耐。书中探讨了如何在与金钱——我们生活中这一奇怪、令人烦恼却又神奇的面向——的关系上获得新的自由、真理与喜悦,是来自作者从事战胜饥饿项目(The Hunger Project)及多个公益项目四十多年在募集资金以及担任领导角色的实践中受到的金钱教育。作者认为“彰显灵魂愿望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我们运用金钱的方式”。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
“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东西。这些书能有效地防止我们因自觉不被完全属于人类大家族而滋生的伤感情绪:我们觉得孑然孤立,谁都不理解我们。”哲学书总能给人带来如此的体会,在书中,作者就是这样不断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品味四讲》(蒋勋)
可能是从广播节目中收录的原因,文字比较大众化,少了像《孤独六讲》那样能够细嚼慢咽的体验,有了对比就觉得此书似乎有点仓促和草率。序言写的最好。本书有多个片段被节选在微信上,流传甚广。于我没有收藏的必要。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加藤谛三)
因为自己并无失眠的症状,看这本书纯属是冲着好看的封面和书名中“心理学”三个字而买的。书的前部分有较多启发,摘录在下面,但后面就太水了。读过一些日本人写的实用技能类书籍,都非常短小易懂,只是大多时候略显啰嗦,还需精挑细选。
二、理财入门类:
《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莎伦·莱希特)
这是我的第一本财商启蒙书,庆幸在还年轻的时候就能接受到关于金钱的启蒙。以前理财对我来说完全是靠自然,但还好我是个谨慎的有自控力的人,没有遇到过什么财务危机,但也千万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在阅读中我初次接触了“财商”这个词,财商与智商和情商同等重要,但在教育中有所缺失。
两个给小白的要点摘录:1.分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债务;2.没钱也要学习理财,初期先小成本试错,往后日渐增长的财务知识可以帮助自己降低投资风险。
《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
本书是理财方面的入门入门级图书,像一个童话故事一样,简单易懂,关键在于改变对赚钱对理财的思维观念。其中不乏一些简单的方法,也有很多对人生态度、做事态度的启发,和《富爸爸穷爸爸》一样的理财启蒙书。
《8个花钱的好习惯,我一辈子不缺钱》(藤川太)
一本简单的书,但还算有一点收获,罗列:1.无法顺利改善财务状况的人,第一个要解决的是心态问题,人心是最能阻碍行动的刹车器。2.拟定计划才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思考的机会,像是目标达成率比预定完成日慢了一些,就要提醒自己再加把劲;或是几年之后为了要达到目标,现在有哪些事非做不可。
书中也涉及不少基本的普遍的观点:要想改变行为从改变心态开始;不要将出现的问题都指责到他人身上;需要取舍;预先考虑好住宅、教育、保险、养老等重大事项所需的费用,据此定好存钱的计划……
三、思维模式类
《结构思考力》(李忠秋)
作者在序言中说本书是《金字塔理论》的简化版和中国特色版,鉴于《金字塔理论》那么知名,觉得可以试读看看。没想到果然简单易懂,逻辑顺畅,能在沟通、表达和汇报工作方面有助益的工具书。由于内容容易记忆,又能马上投入运用,所以读完特别有成就感。
罗列几点对我特别大的启发:结论很重要、归纳很重要、画结构图很重要。“优秀的问题解决者能重新定义和制定规则”。站在思维模式之上看思维模式,感知并积极调整自己的思考结构到最优状态,便能不断打破框架适应变化。
《思维导图使用手册》(东尼·博赞)
脑图的概念在大学时代就有所接触,不陌生但没有将其当成一个常用工具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由于工作的关系,身边有人专门从事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学,在某次偶然的推荐中,我读到这本书。同样是简单易上手的工具书。制作脑图的方法和原则不复杂,所以更多是在阐述脑图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但本书后半部分对于如何阅读的探讨,绝对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意外收获!作者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快速阅读的优越性。再者,读书就像拼图,你不需要约束自己从第一块按顺序拼下来,而是可以从任何你能轻松展开的局部开始,最终同样能拼凑出图片的全貌。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秋叶)
本书的前面部分是秋叶老师对多年来阅读经历的总结,从中也能学到身兼大学老师、PPT讲师、社群管理者、自媒体达人等数职的时间管理原则。从个人实例讲起很有说服力,对自己这么多年来成长经历的描写也显得真诚和谦逊,让我对他个人的好感度剧增。书的后半部分是大篇幅的拆书案例。
《透过结构看世界》(李忠秋)
因着对《结构思考力》的喜爱,顺势阅读了李忠秋老师新出的第二本书,但发现基本是《结构思考力》的重复,没有新的升级,并且逻辑上反而没有第一本书清晰明了了。而且从内容编排和排版上,明显多了很多营销和迎合时下新媒体流行文化的痕迹。
四、日本文化类: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黑川雅之)
本书由日本美学大师黑川雅之所著,他用“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字概括了日本美学之精髓,但却不止于美学,更深入到日本历史、社会、人文层面进行剖析和论证,呈现了一幅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全景。我发现日本很多大师级人物反而都能正视本国文化,深刻剖析日本人的精髓和共性,对本民族共有的缺点也毫不避讳,反而让人更感日本人对本国文化的尊重与忠诚。本书有许多发人深思的观点,无法一言以蔽之。
知日系列之《日本禅》《奈良美智》《断舍离》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对知日系列杂志书不会陌生,它利用不同的选题帮助读者从不同的切入点去了解日本文化,轻松自在有趣,不过排版我不大喜欢。
五、管理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
本书前言,作者写的标题是“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作者认为我们需要发掘并运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它与我们流行文化的通行惯例和思维定式可能大相径庭,但它才能帮助人们应对世界的巨变。我现在越来越深信这一点,并且作者也确实做到了!
这本书逻辑清晰,从个人领域、公众领域、自我提升与完善,三个维度总结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对自我、人际和社会的深层剖析,没有职场工具书那种现实与功利,也并非只是理想化,往往越是面临重大难题和重大抉择时就越能印证作者的智慧,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不变的原则”。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书中采访了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台湾歌手卢广仲、台湾时间管理讲师张永锡等等,从平凡的聊天中感受不同人的生活哲学。每个人对于时间的用法,没有对错,只有适合和喜欢,但出发点必须是认真对待生活。
特别有感触一位名叫Janet的瑜伽教练,提到“不偷盗”他人的时间的看法。“不偷盗,即不侵占任何他人的东西,包括时间这属于个人的抽象财产”。所以请管理好自己,并且像尊重自己的时间一样地尊重他人。
《带人的技术: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石田淳)
又是一本日本人写的工具书,并非关于管理科学,也不拘泥于职场,更着重于接人待物,简单易读。我在其中学习了一些方法,也印证了一些做法,挺受用。
《每天学点时间整理术》(马克·伍兹)
书不厚,字距也宽,很快就能读完。前面部分是一些基础的时间管理方式,清晰可操作,相信坚持使用会有不错效果。但101条时间整理策略有点啰嗦和重复,与大多数时间管理书籍的观点无异,只适合快速阅览抓取要点,完全可以浓缩成半本。
《改变人生的睡眠法则》(菅原洋平)
我看的是台版书,简单易懂,写的有道理也颇为诚恳,适合慢慢实践。
重点摘录:1.光的法则:起床后4小时内见到光;2.负债的法则:起床后6小时闭目养神;3.体温的法则:起床后11小时调整姿势。
在看完书之后尝试了光的法则,晚上睡觉前拉开窗帘,白天透进来的阳光真的有叫醒你的神奇功效,让人睁开眼睛后更快清醒,也不容易再睡回笼觉,感觉很有用噢!以前就尝试过在睡前默想第二天起床的时间,也经常能在闹钟想起前自然苏醒,似乎很管用呢!人的生理与心理的联动作用真的很神奇!
六、文案:
《诚品副作用》(李欣频)
跟李欣频老师接触许久,这本书着实让我对她的才华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些文案创作的时期还只是90年代,但大部分放到现在看来依然华丽新颖、耐人寻味。她让我认识到,年轻时的积累有多重要,要有对自己才华的积累、财务的积累、见识的积累,而这又是一个循环,如此这般才能一步步走到那毫无框架,无限自由的人生境地。佩服!
七、随笔:
《耳朵借我》(马世芳)
因为优酷的《听说》栏目有幸让我认识到这位极有温度的台湾作家和广播人。我对台湾的情谊颇深,也喜爱台湾的古旧文化,这档节目带我深入台湾民谣时代,领略了台湾一代音乐人的温情。爱屋及乌地看了《耳朵借我》一书,很多内容与《听说》的内容重复,如果不是将视频一集不落地看过的话应该会感觉更精彩。里面写了不少厉害的故事,包括像李宗盛这种一代歌王年轻时代的音乐历程,真实朴素地让人珍视生命中发生的一切,值得回味。
八、传记:
《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历书》(安藤忠雄)
书中处处能体会到安藤忠雄作为日本顶尖建筑大师的工作哲学和人生哲学,很多东西是因为坚持而最终闪闪发光。很喜欢封面的那句话:“没有学历、没有人脉、在大阪工厂区长大,自学、自立,走出日本在世界发光,成为知名建筑家。安藤忠雄七十年人生奋斗的履历,是励志故事,也是当天棒喝,在惶惶不安的年代,可作为跨越难关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