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案重审
尚小明 著
2018年2月出版
百年宋案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研究者错将“宋案”等同于“刺宋案”。本书彻底纠正了这一偏差,明确揭示“宋案”实际上是由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孙黄宋”、“匿名氏”攻击、低价购买公债以及刺杀宋教仁等多个情节次第演进与交错进行而酿成的复杂案件,并以极其细腻的考证,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各个情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彻底揭示出来,最终令人信服地揭开了宋案一系列谜团。全书约有90%的材料为以往宋案研究者不曾利用,其中相当部分系首次公开。
2、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张济顺 著
2015年4月出版
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无踪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续?国家“入场”与都市“在场”怎样互动?……如同问题的发掘难以穷尽,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发新问题的余地。本书仅从“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
3、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
罗志田 著
2015年2月出版
胡适,这位以传教士自居的留学生,又是一位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批判精神、改革运动、调和文化、革命武器和解放作用,正像一个个关键词,在在反映出他的意愿——他想要改变祖国的现状,为中国再造文明。这,就是他的梦想。本书即是对1891-1929年间的胡适的解读。
4、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唐启华 著
2014年7月出版
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5、美国大企业与近代中国的国际化
吴翎君 著
2014年1月出版
过去关于清末民初对外关系的研究,较少从中国为主体的国际化视角与具体个案来看待其重要性。本书认为,自清末民初以来即和中国逐渐形成某种“特殊关系”的美国,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活动与中国的国际化息息相关,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更为关键。作者搜集散见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的资料,在枝叶繁茂的多元档案中,爬梳出清末民初美国华大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面貌,以期透过重要投资案的实证,考察中国实业开展过程中的内外因素,并通过这一中美交往历程,审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6、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
牛军 著
2013年1月出版
本书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即以冷战与新中国对外政策之间互动为基本框架,重点分析有关时期的重大事件,包括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提出、中苏同盟的缘起、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法、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等,揭示新中国外交思想、对外政策、对外关系等的基本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同一时期冷战进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东亚地区冷战格局的重大影响。
7、蒋介石的人际网络
汪朝光 主编
2011年5月
从日记走进蒋介石的内心世界:一个外表坚强,纵横捭阖、翻云覆雨,掌控民族国家命运的蒋介石,一个内心柔弱、重情意、讲孝道、知恩图报的民国领袖。本书分为6个主题,13篇专题文章,并收纳两岸学者会场讨论纪录。蒋介石的多面:坚持三民主义,却信仰基督耶稣;倡导用人为贤,却重用黄埔子弟;依靠国民党执政,却另筹建蓝衣力行社;反对地缘政治,却迁就地方派系;推崇孝道,却为爱逆母;用情专一,却四房妻室;骂得越凶,却升迁得越快……
8、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黄道炫 著
2011年11月出版
革命改变着世界政治版图,改变着国家、社会、家庭、个体,革命尤其是共产革命的张力使这种改变具有为其他政治运动所远远不及的能量,这是革命曾经受到朝圣般欢呼的根由。不过,无论是历史具体情境下的革命事件,还是整体范围内的革命运动,终究还是要受到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制约。革命是一定情境中人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利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革命甚至也非常态。革命常常以打破现存规则为代价,而规则又是人类社会构成、存续、进步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石,其间所显示的冲突,时时提醒人们在革命令人眩目的张力后面,应有也必有自己的限界。
本书通过专题研究形式,在对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特定时段的挖掘中,切入中央苏区政治、军事、社会内核,加深对苏区历史的了解,俾利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9、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唐启华 著
2010年9月出版
摆脱条约束缚,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修约”长期被“废约”遮蔽,否定修约历程与成果后,“废约史”显得贫瘠单调。本书以“修约”为中心,依据档案作实证研究,提出对“北洋修约史”的全面诠释;并将外交史实证研究与“革命外交”政治宣传对话,丰富国人对近代外交史的理解。
10、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
刘建平 著
2010年9月出版
在中国舆论热烈拥抱“全球化”的21世纪初,中日关系因为“靖国神社问题”坠入“冰川期”,尤其两国的民意调查、网络言论、街头行动更突显出“相互嫌恶”的特征。既然“人民友好”失去了统计学支持,那么据其立论的战后中日关系史之“人民”所指是谁?“友好”的逻辑何在?我们不得不从这种基本概念的“考古学”着手,以实证的历史学和结构分析的国际政治学重建中日关系的知识体系;而由此更发现,195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其实一直呈“周期性恶化”的发展特征。“周期性恶化”特征提示了“人民友好”表象下的战后中日关系有着不良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只有把握它,才能克服政治话语失效和历史叙事断裂的危机,才能在基于可靠知识的合理逻辑上尝试“新思维”。本书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研究。
11、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
汪朝光 著
2010年2月出版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政治活动力、组织力及创造力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两度合作,两度分裂,从化友为敌到化敌为友,从兄弟协力到兵戎相见,从党争政争的文斗到战场厮杀的武斗,他们各自都在以自己的奋斗,塑造着中国历史的命运。1945~1949年的国共政争内战,为20世纪上半叶国共两党恩怨交织、纠缠一体的争夺史划上了句号。国民党的失败与共产党的胜利,使中国的命运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12、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王笛 著译
2010年2月出版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13、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王奇生 著
2010年1月出版
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革命确实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调,是主导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符码。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作为历史研究者,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我们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溶铸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本书的思考即是就此而展开。